軟氮化+后氧化復合處理(簡稱FD-NCO技術),由青島豐東熱處理有限公司和青島科技大學合作研發,可以在結構鋼制造的機械零部件表面形成十余微米厚的白亮層(ε相)和1~2微米厚的Fe3O4膜,使機械零部件表面同時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和耐蝕性能。該技術完全可以取代QPQ技術,處理過程中對環境無污染,處理質量優于QPQ技術。
FD-NCO技術的應用
空氣彈簧中的氣門桿是用45鋼制造,社會需求量很大。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氣門桿的主要生產國,生產工藝全部采用QPQ技術處理,污染現象十分嚴重。圖1豐東采用FD-NCO技術處理的氣門桿,表面硬度528HV0.1,白亮層厚度20~23μm,鹽霧時間可達361h。
石油鉆井的鉆具接頭工作環境比較惡劣,要求表面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蝕性,原采用QPQ工藝處理,由于用QPQ處理的白亮層表面疏松比較嚴重,影響到接頭的使用壽命,而且螺紋處的殘留鹽也比較難清理,因此產品外觀和性能均不能達到客戶要求。改用了豐東FD-NCO技術處理,處理完不需要進行清洗,外表面是賞心悅目的亮黑色(見圖2),同時具有極好的耐磨性和耐蝕性,滿足了客戶的需求。
石油壓裂車上的閥座重達2.5噸,閥座的密封面要承受著高壓的壓裂液沖刷和腐蝕,對密封面的密封性影響很大。另外,石油壓裂車常年在野外作業,工作條件十分惡劣,國外石油壓裂車上的閥座都是經過軟氮化+后氧化復合處理的。我國之前沒有軟氮化+后氧化復合處理技術,QPQ技術又難以處理體積這么龐大的零件,其它表面技術,如鍍硬鉻,又難以滿足使用要求,所以我國石油壓裂車上的閥座使用壽命一直是個技術難題。豐東利用FD-NCO技術對國產石油壓裂車閥座進行了表面處理(圖3),技術指標完全達到了客戶的要求。

- 上一篇:軟氮化+后氧化在氣門桿熱處理方面應用
- 下一篇:青島豐東2016年端午節放假通知